浓密机给矿与絮凝剂混合之后,通过中心竖筒进入到浓密机,由进料竖筒出口端的导流板,把矿浆从进料竖筒引向四周,使矿浆向四周扩散,进入预先形成的沉泥层,与物料同时进来的絮凝剂一起形成泥层,并沉淀到浓密机的底层。而液体透过沉泥层上升,沉泥层起了过滤作用,使细粒无法上升;矿浆在沉泥层中产生运动,使颗粒与絮凝剂接触,GSN深锥浓密机,继续产生絮凝;耙子把浓密的矿浆推向中心泥渣引出罩,然后靠重力或泵排出。
传动装置和提耙装置安装在浓缩机中心支承座上,它使浓缩机以支承座为中心在池中转动,并上下提耙。桥架安装在浓缩池上,它是操作人员进入浓缩池的通道。稳流筒吊挂在维护平台上,入料管将稳流筒与浓缩池外部相连,物料进入入料管流进稳流筒,浓密机在尾砂充填系统中的应用,通过稳流筒进入浓缩池内部。
浓密机主要是用于浸出液浓缩和废水处理等需要固液分离的工作环境。
早期的浓缩效率及处理量不好,而且频频出现问题,如细粒沉降效果差,易产生“跑粗”,溢流水含量大和底流浓度低等问题,主要是因其技术和设计的问题。下面烟台鑫海矿山机械公司简单的讲解下哪些设计影响了浓密机的处理效果:
一、沉降槽结构的设计
1、沉降槽槽帮较浅
通常情况下,沉降槽的生产能力与沉降槽的槽帮高度无关,仅取决于沉降槽速度和槽体的沉降面积。如果槽帮较浅(≤3.1m),颗粒在下降的过程中,会随着矿浆的密度增大,沉降速度会逐渐减小,当在槽内某一界面达到临界速度时,该截面位置会随着进料与矿浆性质变化而变化,难以控制其浓缩效果。因为,槽内的固体颗粒不是在静止的液态中自由沉降的。
2、溢流沟设置在槽内部
较早的浓密机采用的是内置溢流沟装置,它离槽顶边有8.15m高的距离,而且被木板盖住,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观察到溢流沟的情况,沟内的沉渣不能被及时清理,长久下来,溢流沟易被淹没,导致失去溢流作用。
二、刮渣装置设计
早期深锥浓密机的刮板装置采用的是二对工字梁长短刮臂设计,长短刮臂成十字型安装,每根刮臂上的刮板之间都留有空挡,且长短刮臂上的刮板相互交错着。在刮渣的过程中,设计生产深锥膏体浓密机,周围的渣都是静止状态,刮渣的阻力比较大,每次刮动,所移动的距离都比较小,所以需要多个周期的刮动才能将渣排出,这样间断的刮渣效率比较低。
这种设计的刮臂,实际上是一根由斜拉杆拉着的悬臂梁,它的斜拉杆刚度很有限,一旦工况波动或者排渣不及时,便会使得槽底沉渣堆积,以至刮板很难刮动,造成上翘,如果提升干因锈蚀无法提放的话,槽底沉积排渣不及时就会变硬渣,造成刮臂弯曲变形等。为了减少这种现象发生,必须定期停机掏槽,清楚槽底沉渣,山西浓密机,这样就加大了掏槽的次数。
浓密机从沉淀层界面下水平给矿,在给料竖筒下端安装了一块扩散板,强迫矿浆沿水平标的目的向四周扩散,避免冲击沉泥层,已絮凝的年夜颗粒向下沉降,液体则穿过沉泥层上升,沉泥层具有过滤浸染,使细粒无法随液体上升,从而达到固液分手目的。
浓密机按其传动方式分主要有三种,其中前两种较常见:
1.中心传动式。通常此类浓密机直径较小,一般在24米以内居多。
2.周边辊轮传动型,较常见的大中型浓密机。因其靠传动小车传动得名。直径通常在53米左右,也有100米的。
3.周边齿条传动型。此种基本直径在53米以上,但现在所用较少。